基本情况
发布时间:2018-05-15 15:12
作为百年老校,四川大学一直十分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励教师提高教学、科研能力,从2005年起实行人事制度改革,对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和科研项目有了更具体的要求。近几年起,新进校的教师都是从国内外知名大学的博士毕业生中选拔,对于已经在校工作的教师,学校也有许多措施鼓励他们提高学历,比如充分利用国家政策,鼓励青年教师到海外留学。同时,学校也配套经费,开展多种活动、设立多种奖项,鼓励教师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比如,开展多媒体课件比赛,双语教学竞赛;设立优秀科研奖,优秀论文奖,青年骨干教师奖,各类企业在本校设立的优秀教师奖,教学名师奖,优秀教材奖;组织观摩课;为本校教师开设免费WSK培训,为青年骨干教师出国培训配套经费,鼓励建设精品课程等等。
近年我中心出国留学归国的教师有:孙亚飞、赵伟庆、张宇。在读博士有夏欣、葛龙 。
中心积极配合学校的相关制度与政策,鼓励教师参与学校主办的各种活动,进而提高学历和实际教学、科研能力,此外,中心每年设立教改项目、教材立项、实验立项、论文等不同的奖励办法,根据学科的发展每三年组织编写本教材,通过多种渠道让教师和实验人员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进取。
中心根据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对教学与实验工作的作统一规划的要求、设置相应的教学与实验岗位。制定各层次人员的教学工作量、教改项目、论文等各项定期考核的管理条例,依照学校各项规定并结合具体实践,制定各项管理和考核制度。管理制度包括:“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中心职工守则”,“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中心职工考勤条例”,采用人脸识别的考勤设备。根据学校和中心的管理条例为标准,进行年度考核和晋升资格认定,将分配制度与岗位考核、出国进修、国内交流、参与教学科研项目、教材编写落实到为中心建设做出贡献的人员,激励教师积极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投入到创一流的四川大学的行列中。
培养一流的工科人才,离不开一流的实验室,要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更离不开高水平的实验队伍,随着国家质量工程战略和高等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学校高度重视实验队伍的建设,在“十三五”加大实验室硬件建设的同时,认识到实验室水平不仅取决于设备,更取决于人,提出了关于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发挥建设效益的相关政策与措施。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一直对实验教学队伍建设非常重视,结合学校的要求和措施,相应地提出了中心实验教学队伍建设的思路与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实验岗位的考核与评聘机制,将实验队伍纳入教学团队进行建设,优化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加速形成一支观念新、素质高、能力强,以任课教师和专职实验技术人员为主体的实验教学队伍。近年来中心实验队伍得到较大的充实,结构得到一定改善,队伍素质和水平逐步提高。学校有关规划及中心具体措施落实情况如下:
1.按照学校实行的定编设岗制度与标准,学院在岗位聘用上实行了专业技术岗位和实验室管理岗位的任务统筹安排,统一设置岗位,制订了岗位职责,突出实验关键技术掌握、关键设备的管理以及科技创新,对同时承担教学与实践指导工作的教授、副教授在工作量考核中给予政策支持。
2.为了鼓励和吸引高水平、高学历人才从事实验教学或技术工作,学院采取灵活多样的聘任模式和工作方式,如:实验坐班制、教学+实验制、合同制等,并在技术职称评聘中,可根据实际岗位的不同,评定为教师系列、工程技术系列或实验技术系列,吸引并稳定了高学历人才。
3.学校提倡聘请研究生到教学班做助教,参与实验教学与实验技术研究。中心面对实验教学任务量大、涉及面广、影响力大的特点,按教班引入研究生助教担任实验教学指导、批改作业和在线答疑,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4.学校与所在学院鼓励实验技术人员致力于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教材编写、实验技术研究、实验设备功能开发与利用等,其成果可作为岗位聘任、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等方面的重要依据。在这个政策支持下,中心人员积极申请了2项教育部的教学和多项校教改项目和多项实验教改立项,推动了中心的学术水平的发展和队伍素质提升。
5.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的保证,中心目前有四个团队计算机基础教学团队、C程序设计团队、ACCESS数据库及程序设计团队、计算机选修课团队,为全校的本科生开设了十几门课程,为相关学科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为了提高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中心准备开展实验创新平台的构建,以中心拟定教学改革、实验创新等项目及实验人员自定项目相结合,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目标,开展自制设备工作,全方位打造新的实验教学环境。
Copyright 2017 - 2018 © 四川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中心 电话:028-85991566
地址:四川大学江安区二基楼A217